巴達鄉有野生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兩大資源。野生茶樹群落分布在賀松大黑山的原始森林中,大葉茶種,著名的1700年的野生茶樹王就生長在這個群落,附近分布著許多野生茶樹。栽培型古茶園資源有2162畝普洱茶種。
巴達賀松大黑山的原始森林,已被國家劃定為“天然林保護區”。在這片老樹參天、藤蘿縱橫、昆蟲亂飛的密林中,一條由“朝圣者”踩出的腐質土小路彎彎曲曲,初踏上去,我有一種嚴重的迷失感,我不知這路除了能帶我抵達“茶王”外,它還隱藏著幾萬種可能,它四周的每一種植物、植物上的每一片葉子;它四周的每一種昆蟲、昆蟲的每一種色彩及叫鳴;它四周的每一種鳥、每一種花的味道……對我來講,都是陌生的,都是奇遇,都包藏著一個神秘的王國。前面我已說過,那是陽光燦爛的日子,可在密林中,我卻很難發現陽光透過樹葉灑落到地上,在我頂上,有一層厚厚的綠色植被把我和天空隔開了,對于飛翔在高處的鳥兒和云朵來說,我位一行人已經變成了植被下的田鼠、蛇或者其他生靈。
一株生長了1700年并且還將繼續生長下去的野生老茶王,茶葉界統一的途述是這樣的:“巴達茶樹王,生長于勐海巴達鄉賀松寨大黑山原始森林中。樹齡1700余年。植株喬木型,樹高14.7米(原高32.12米,1967年上部被風吹斷),主干直徑 0.9米,樹幅8.8米。葉片屬中葉型,葉型橢圓,色深綠而有光澤,葉長11厘米,寬6-7厘米,葉脈7-8對,鋸齒28對,葉緣缺刻淺,葉間距為3厘米左右。葉姿上斜,葉柄較細,芽葉無毛?;ǘ涑庶S白色,直徑5.8—7.7厘米,花瓣11-14片,柱頭5裂,萼片無毛。茶果呈梅花型,果皮厚,種子近球形,枝干灰白,生長勢強。鮮葉或成茶苦澀,抗病蟲害、抗旱性強。能見到這茶樹之王,我似乎為自己二十余年的飲茶史找到了源頭。于是,采擷了十余片葉片標本,并在樹下尋找了數粒茶果,不是為了奠祭,是為了延續自己對茶葉的敬畏,是為了注釋自己不朽的普洱茶情結。
2005年春茶發酵生產的宮廷普洱茶,發酵適中,庫存很好!昆明倉的!沒去過廣東。一直在昆明。 勐海茶,滋味濃醇,苦澀皆厚重。特別是有收藏家魂牽夢縈的···
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標志產品,是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,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,具有獨特品質特···
1、易武正山古樹茶湯很純厚甘甜、茶勁十足(這當然要歸功于高超的殺青技術和揉捻晾曬環節),如果制作不好,再好的古茶喝起來也很差勁。梅子香與蜜香中滲···
清涼,去火,去痘,調節內分泌,通經絡,之外,此茶美容潤膚、降脂減肥的效果更加的突出。其中含有的茶多酚類化合物、脂多糖、氨基酸、咖啡堿不僅可以···
Copyright ? 2022 勐旺茶葉有限公司 本站資源來源于互聯網 (如有侵權傷害您利益我們馬上刪除相關信息)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 滇ICP備17011465號-1